傳小米或將在A股和港股同時上市 雷軍或將成中國首富
[摘要] 千億美金估值意味著,一旦成真,小米將成為2014年阿裡巴巴赴美上市以來,上市規模最大的科技類公司。
作者 | 報道 | 投資界PEdaily
投資界3月1日消息,據多位接近小米的人士爆料,一直以來備受關註的小米IPO,最終可能會敲定A+H股雙行。
此前關於小米上市的猜想,大多集中在將於2018第三季度末登陸港交所,成為香港首批同股不同權的上市公司之一。而現在,不隻是香港,內地市場也將迎接這個科技巨頭,這無疑會使A股和港股市場同時振奮起來。
僅次於阿裡騰訊,小米有望成為中國第3大科技股
此前,根據媒體“全天候科技”的報道,他們所獲得的一份小米Pre-IPO融資項目方案顯示:目前小米底層資產估值為540億美元,上市後油煙分離機保守估計市值為1000億美元。另有一種說法是,雷軍給小米定調2000億美元的目標,並且受到瞭投行的認可。媒體消息,目前小米IPO事件中,投行摩根士丹利、摩根大通均已入場。
千億美金估值意味著,一旦成真,小米將成為2014年阿裡巴巴赴美上市以來,上市規模最大的科技類公司。
BATJ中,截至發稿,阿裡巴巴市值約4771.94億美元,騰訊市值41056.3億港幣,京東市值約671.4美元,百度市值約876.1美元,也就是說,小米上市後的市值,很有可能超過百度和京東,成為僅次於騰訊、阿裡的中國第三大科技股。
小米IPO引發瞭全球資本市場的關註,在國內,背後的VC/PE也是期盼已久。自2010年到2014年,小米一共完成瞭6輪融資,投資方眾多,包括晨興創投、啟明創投、IDG資本、淡馬錫、DST、GIC、厚樸投資和雲鋒基金等數十傢VC/PE機構(投資界制表如下)。
不過,目前尚不知是整個小米集團還是其部分業務上市。而據公開信息,小米2017年Q3利潤為4億美元,此外,小米生態鏈2017年銷售額突破200億元人民幣。
小米逆襲打翻身仗,雷軍或將成為中國靜電機保養首富
投資界在天眼查中獲悉,雷軍在小米集團旗下的小米科技公司持股77.8%,黎萬強則占股10.12%。有人稱,小米上市,雷軍將成為新首富。
成立於2010年的小米,曾經改變瞭中國手機行業的遊戲規則,創造瞭一個奇跡。
從2015年開始,小米業績遭遇下滑,到2016年勢頭更加明顯,出貨量和市場份額雙雙下跌。小米一度跌落神壇。
但在2017年,48歲的雷軍力挽狂瀾,帶靜電除煙機領小米進行瞭一場“絕地反擊”生死之戰。“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傢公司在銷量下滑後能夠成功逆襲的,除瞭小米”。2017年初,小米6發佈,雷軍宣佈小米要年入千億的小目標。這對於當時還處於低谷的小米來說並不容易,然而到瞭10月份就已經實現。
其實從2017年第二季度開始,小米手機出貨量開始瞭顯著提升,並連續創造單季出貨量新高。IDC報告顯示,去年第四季度小米手機已經上升到世界第四,在市場整體下滑6.3%的情況下,小米手機銷量逆勢同比增長96.9%,是唯一還在增長的手機品牌。
小米手機銷量在全球實現逆襲,主要得益於中國市場以及印度市場。尤其是在印度市場,小米完成瞭10億銷售目標,並在2017年Q4摘得冠軍。市場調研公司Canalys的數據顯示,小米去年第四季度印度市場出貨量為820萬部,市場份額為27%,超過三星的730萬部出貨量。此外,小米還進軍瞭俄羅斯、西班牙市場。
可以說,小米選擇在這個時間點上市其實很聰明,它已經扭轉瞭頹勢,氣勢大開,並且雷軍也願意改變策略,比如佈局線下、拓展國際市場,小米正指望依靠IPO募資殺入新興市場,剛好投資界也在為他們的銷售飛速增長感到興奮。
當然也會有很多投資人持懷疑態度,小米畢竟是一傢薄利多銷的企業,廉價出售硬件設施,希望以後依靠軟件生態來盈利。
它也正在努力完善自己的生態鏈,截至2017年6月30日,小米生態鏈已經有89傢企業,距離雷軍的100傢目標越來越近。經過三年左右的佈局,小米投資的多傢生態鏈企業都在市場上有不錯的表現,小米生態鏈的一員華米,已經與2月8日登陸紐交所,成功上市。
中國資本市場正伸手抓住下一個BAT!
剛剛過去的2017年,全球IPO宗數和籌資金額都有大幅上升,成為近十年來最活躍的一年,這一波節奏也被我國的A股和港股市場牢牢把握住瞭,去年A股共有436宗IPO,港交所則共有174傢新上市公司。
但巨頭IPO的缺席讓這個成績單美中略帶不足,讓人一再回想起當年“出走他鄉”的阿裡、百度、京東,以及資本市場眾多投資者的唏噓不已。
幸運的是,這種情況正在發生改變,中國資本市場已經做好準備把下一個BATJ留在國內!
港股市場,一周前,針對外界關註的未有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、同股不同權架構公司如何赴港上市,港交所給出瞭詳細的方案細則。港交所的“同股不同權”政策自去年底被提出後,便一直攪動人心,在阿裡巴巴因為股權問題被港股拒之門外後,這個政策的提出意味著港交所將向前邁進一大步。
香港資本市場的確對一、二梯隊中的科技股IPO追捧度極高,新規一旦實施,將為內地大批科技創新類企業打開閘口,最早將於4月份接受同股不同權公司IPO上市申請。
2018年開年,赴港上市的熱潮一派亟待爆發的景象,獵聘、映客、快手、陸金所、鬥魚、騰訊音樂……一大批正在籌備IPO的企業,和港股的曖昧也未停歇,不知下一個投入港股懷抱的會是誰。
另一端,A股也在眾多力量的推動下進行著新股發行上市的優化改革。步入2018年,短短一個月間“改革發行上市制度”、“增加制度的包容性”等說法就多次被提及,證監會在1月31日披露的2018年工作內容瞬間引爆瞭,“A股有望迎來自己的BATJ”的話題。
制度改革很大程度上意味著,互聯網企業,以及符合國傢戰略的智能制造、生物醫藥、生態環保等領域都有望得到特別的制度支持。路徑也不止一條,IPO、再並購重組、甚至開通快速通道,條條大路通羅馬,資本市場將全方位擁抱這些新領域的優秀企業。
昨天多傢媒體爆料,證監會開通IPO快速通道,包括生物科技、雲計算在內的4個行業中,如果有“獨角獸”的企業客戶,立即向發行部報告,符合相關規定者可以實行即報即審,不用排隊,VIE架構也不會成為即報即審的障礙。
正文已結束,您可以按alt+4進行評論
AD1591332327988B
留言列表